广东省普通专升本

首页>> 广东省普通专升本>> 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

广东省普通专升本艺术概论5

发布时间:2022-09-24    浏览次数: 0

                                                                   














《母亲俄罗斯雕塑》,是一座为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而设立的雕像,位在俄罗斯伏尔加格 勒,高 85  米,连底座重 8000  吨。于 1967  年完工,是当时最高的雕像,也是目前最高的非宗教或神话雕像。雕塑为一右手持剑高举,左手水平伸展的祖国母亲。

8. 代诺斯之狮(希腊)

《代诺斯小岛》是希腊的考古遗址,也是希腊最重要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小岛,在希腊神  话中,它是太阳神阿波罗和月神阿尔提密斯的出生地。而狮子梯田则是公元前 600 年为了
 
拿索斯人为了保护太阳神而建,起初是沿着圣道的 9 到 12 个大理石的保护狮。但是仅有 5
个保存下来,还有 3 个狮子的碎片。

9.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古希腊)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大理石雕像,高 328 厘米。创作于公元前 190 年。现藏法国巴黎卢浮宫。是希腊化时期留存下来的著名杰作的原作,被奉为稀世珍宝,作者已无从   考证。这尊雕像虽然头部已经残缺,但从她仅仅披着一袭“薄纱”的胴体可以看出她那轻盈   婀娜的风姿。她是为纪念一次古代希腊海战中沙摩特拉岛的征服者德米特里大败埃及王托勒   密的舰队而制作的刚柔结合的艺术品。

10. 发现者纪念碑(葡萄牙里斯本)


《发现者纪念碑》,是葡萄牙纪念 15 至 16 世纪航海时代的一个纪念碑,位于葡萄牙里斯本市。由于地理位置邻近“四月二十五日大桥”,这个位置正是 15、16  世纪地理大发现时代到印度和东方去的帆船起航的地方,附近的很多建筑、设施都与地理发现的人物或事
 
件相关,是感受葡萄牙昔日辉煌的著名景点。
11. 垂死的高卢人(古罗马)

《垂死的高卢人》,大理石复制品,高约 93  厘米,原作为青铜,约创作于公元前二世
纪。约公元前 241 年,阿塔罗斯一世打败了中欧游牧民族高卢人的进攻。为此,大批的希腊雕刻家被请来制作青铜雕像以纪念战功,但现在都荡然无存了,只发掘到一些罗马时期的   复制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这尊《垂死的高卢人》。作品表现的是高卢人失败的场面: 一个受伤的高卢战士坐在地上,他垂着头,神情中有伤痛带来的痛苦和不屈的坚毅。他身体   向右前方倾斜,右手支撑着地面,左膝弯曲,似乎仍想挣扎地站起来。

12. 图拉真纪念柱(古罗马)★★

《图拉真纪念柱》,位于意大利罗马奎利那尔山边的图拉真广场,为罗马帝国皇帝图拉  真所立,以纪念图拉真胜利征服达西亚。

13. 圣德列萨的沉迷(贝尼尼)★★

《圣特雷萨的沉迷》,是 17 世纪文艺复新时期意大利著名雕塑家、建筑家贝尼尼,于
1645 年创作的著名雕像,也是他最具争议的作品之一。描绘了圣特雷萨通灵时奇异而神秘的瞬间,现坐落于罗马的一间科纳罗小礼拜堂。这件作品描述的是圣特雷萨在幻觉中见到上帝的情景,表现了她对上帝之爱的渴望。她躺在浮云上,宽大的衣袖向下低垂,两眼轻合,   嘴唇微张,脸色苍白,在昏迷中祈求着神的爱。在她面前,小天使面带顽皮,将一支金箭射向她的胸膛。就如特雷萨在她的自诉中写道:这支箭已刺穿了我的心,当他把箭抽出时,我感到无限的痛苦和甜蜜,我想把这种痛苦永远地继续下去……

14. 空间连续性的独特形式(波丘尼)★★


《空间连续性的独特形体》,青铜雕像,110.5 厘米,意大利雕塑家波丘尼。作品塑造了一个没有头和手的人形,展示出了人物步行时的连续性。这个昂首阔步的人物,以用青铜   雕成的飘然曲面组成,仿佛人体在疾速的前行中向后飘动。曲面的体积没有被实际的人体限   制,基本上象是在二度的平面里运动,似乎把绘画的人物转化成了浮雕。
 
15. 被缚的奴隶(米开朗琪罗)★★

《被缚的奴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是被用来装饰   陵墓的。在中世纪意大利,统治阶级在墓前立奴隶像是象征死者的权威。显然,这是沿袭罗   马纪念碑常用囚犯作装饰的惯例。《被缚的奴隶》的运动节奏就更强烈了。他的壮实的躯体呈螺旋形拧起。他力图挣脱身上的绳索,这种动势的转折,体现了巨大的内在激情。似乎这   个奴隶将要迸发一股无比强大的反抗力。面部表情显露出坚强不屈的意志。

六、绘画 中国部分:
1. 《重屏会棋图》(周文矩)★★


《重屏会棋图》是五代时期周文矩的作品。描绘南唐中主李璟与其弟景遂,景达,景过会棋情景。头戴高帽,手持盘盒,居中观棋者为中主李景,对弈者是齐王景达和江王景过, 人物容貌写实,个性迥异。衣纹细劲曲折,略带顿挫抖动。四人身后屏风上画白居易“偶眠”   诗意,其间又有一扇山水小屏风。故画名日“重屏”。
 
2. 《游春图》(展子虔) ★★

《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是画家传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为止  存世最古的画卷。青绿设色,高 43 厘米,宽 80.5 厘米,画上有宋徽宗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画家用青绿重着山水,用泥金描绘山脚,用赭石填染树干,遥摄全景,人物   布局得当,开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在早期的山水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3. 《匡庐图》(荆浩)★★


《匡庐图》传为五代时期荆浩创作立轴画作,纵 185.8 厘米,横 106.8 厘米,绢本墨笔,其中有宋高宗所书“荆浩真迹神品”六个字。此画是一幅绢本水墨立轴。全幅用水墨画出,画法皴染兼备,充分发挥了水墨画的长处。画幅上部危峰重叠,高耸入云,山巅树木丛生,山崖间飞瀑直泻而下,大有“银河落九天”之势。山腰密林之中深藏一处院落,从院落之中一路下山,山道蜿蜒盘旋,道旁溪流宛转曲折,最后注入山下湖中。山脚水边,巨石耸立,村居房舍掩映于密林之中。水上有渔人撑船,不远的坡旁路上,有一人正赶着毛驴慢行。   画中只有两人,人物在画中只作为陪衬。
 
4. 《高士图》(卫贤)★★

《高士图》是五代时期南唐卫贤的作品。描绘了汉代隐士梁鸿和其妻孟光“相敬如宾, 举案齐眉”的故事。画家把梁鸿的居所安排在山环水绕的大自然中,全幅上半部为巨峰壁立,   远山苍茫,下半部为竹树蓊郁,溪水潺潺。人物活动在画面中部,恰是观者的视觉中心:梁鸿端坐于榻,竹案上书卷横展,孟光双膝跪地,饮食盘盏高举齐眉。主人公神态坦然平和, 虽房舍简陋、粗食布衣,但高人隐士志在山野的高洁志趣令人油然而生敬意。此图虽为主题人物画,实则集山水、人物、建筑画为一体。

5. 《早春图》(郭熙)★★

《早春图》即北宋郭熙早春图轴。绢本设色,尺寸为纵 158.3 厘米,横 108.1 厘米。这幅画的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轴线上,以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之构图,表现初春时   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近景有大石和巨松,背后衔接中景扭动的山石,隔着云雾,两座   山峰在远景突起,居中矗立,下临深渊,深山中有宏伟的殿堂楼阁。左侧平坡逶迤,令人觉   得既深且远。

6. 《千里江山图》(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是宋代王希孟所作,青绿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   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   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   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   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   然山水的秀丽壮美,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7. 《万壑松风图》(李唐)★★

《万壑松风图》是南宋时期李唐作品,绢本,设色,纵:188.7,横:139.8 厘米。 画面绘长松深壑,主峰耸峙,岩石壁立,山泉奔流。画家虽采用北宋山水作品的全景式构图,   便取景的视点已拉得较近,用质实坚重的大斧劈皴表现岩石的方峻峭硬,加之用墨浓重,很好地表现出山水的壮美,给人以很强的视觉震撼。
8. 《云山墨戏图》(米友仁)★★
《云山墨戏图》是宋代米友仁的作品。此图用水墨画云山烟树,林中房舍隐隐可见,山下溪岸平沙,小桥横跨。山头有勾无皴,纯用浓淡墨染,笔墨苍浑氤氲。此图描绘沿江景色,   近处岸边一条细径曲曲弯弯,间有板桥相连,远方峰峦起伏,云烟密布,溪流缓缓,林木森郁,屋舍隐现。

9. 《秋风纨扇图》(唐寅)★★

《秋风纨扇图》由明代唐寅创作,画中描绘了立有湖石的庭院,一仕女手执纨扇,侧身  凝望,眉宇间微露幽怨怅惘神色。她的衣裙在萧瑟秋风中飘动,身旁衬双勾丛竹。

10. 《洛神赋图》(顾恺之)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原《洛神赋图》卷,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宋摹),绢本,  设色,纵 27.1cm,横 572.8cm。

11. 《步辇图》(阎立本)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公元 640  年(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迎娶文成公主入藏。《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   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12. 《潇湘图》(董源)


《潇湘图》为五代董源作,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代表性作品,描绘的是湘湖地区的风景。  画面上山峦平缓圆润,林间雾气弥漫,仿佛正笼罩于夏夜的气氛中,薄暮的微光在湖面上闪烁,一边是一条就要靠岸的渡船,船上人和岸上的人正遥向呼应,一边是拉网的渔夫正在欢快的劳动,宁静中,似乎能听见那隔岸相呼的声音,和嘹亮欢快的渔歌。

13. 《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

五代时期顾闳中创作,作品设色,宽 28.7 厘米,长 335.5 厘米。《韩熙载夜宴图》是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   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略,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   灵动,充满表现力。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14. 《溪山行旅图》(范宽)
《溪山行旅图》是北宋范宽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这件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巨峰壁立,几乎占满了画面,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   山脚下巨石纵横,使全幅作品体势错综,在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路边一湾溪水流淌,   正是山上流下的飞瀑,使观者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也点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题。

15. 《泼墨仙人图》(梁楷)

《泼墨仙人图》是宋代梁楷的作品,也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此图画一位仙人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那双小眼醉意朦胧,仿佛看透世间一切,   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16. 《游华阳山图轴》(石涛)

《游华阳山图》是明清时期石涛风格飒肆洒脱的山水代表作。画面以华阳山景为题材,  描绘了山中景色,远山与近景之间,留有若隐若现的空白,虚实相见,无画处皆成妙境。
 
17. 《小龙湫下一角》(潘天寿)

《小龙湫下一角》是 1963 年潘天寿在山水画与花鸟画相结合方面进行尝试的成功典型。小龙湫是雁荡山著名风景点之一,是被画家们多次描绘的对象,但一般画家都是画那股从高山上悬空而下的飞瀑和两边的山岩。可潘天寿画小龙湫时,却别具慧眼,只画了小龙湫下的一个角落,以一角来表现“全龙”。画面的主体是潭水和溪流以及围绕溪流的石头和山花野草。就这样,极为平常的东西在高明的画家手下变成极为清新、别致、幽深的画面,表现出
“空山无人,流水花放”的诗一般的意境!

18. 《琵琶女》(林风眠)


19. 《秋菊图》(吴昌硕)

《秋菊图》是由中国著名山水画大师吴昌硕的作品。 菊花是吴昌硕经常入画的题材。画菊花或伴以岩石,而渴笔大片擦染,生出奇趣之景。

西方部分:
1. 《最后的审判》(米开朗琪罗)★★

《最后的审判》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琪罗于 1534 年至 1541 年受命于罗马教
宗保罗三世为西斯廷天主堂绘制的一幅巨型祭台圣像画。尺度巨大,描绘有 400 多个人物。他们是以现实和历史中的人物为模特儿的。画面大致可分为四个阶层,最上层是天国的天使,   画面中央是耶稣基督,下层是受裁决的人群,最底层是地狱。
 
2. 《雅典学院》(拉斐尔)★★

《雅典学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作品,它是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   雅典学院为题,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   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有以往的思想家,也有当世的名人。

3. 《圣马太的召唤》(卡拉瓦乔)★★

《圣马太的召唤》是十七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画家卡拉瓦乔的作品。卡拉瓦乔是意大利现  实主义绘画的主要创始人和杰出的代表。

4.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所创作,采用了平行透视法,运用了最为传统  的一字形排开的构图惯例,让中心焦点集中于耶稣的明亮的额头。

5. 《读信的女子》(维米尔) ★★

《读信的女子》是荷兰画家维米尔最为著名的几幅作品之一,画中的少女身穿蓝衣,正  在窗前读信,光线透过窗户打在读信的少女的身上,显得恬静唯美。

6. 《雨、蒸汽与速度》(透纳)★★


《雨、蒸汽和速度》是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透纳在 1844 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该油画描绘了一辆蒸汽火车行驶在梅登黑德桥上场景。

7. 《梅杜萨之筏》(籍里柯)★★

《梅杜萨之筏》是法国画家籍里柯于 1819 年创作的油画。《梅杜萨之筏》从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到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都是无与伦比的。1816 年 7 月,法国政府派遣巡洋舰“梅杜萨号”,载着 400 多名官兵以及少数贵族前往圣�路易斯港。率领舰队的是一名明显缺乏实际能力的舰长,由于他指挥错误,在途经西非海岸的布朗海岬南面   时不慎搁浅,造成了惨重的灾祸。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   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遇难者的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画面充满了令人窒   息的悲剧气氛,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

8. 《晚钟》(米勒)★★

《晚钟》由法国著名农民画家米勒创作。不仅体现了米勒对农民的深深理解和深厚的感  情,也体现了 19 世纪后半叶艺术家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及现实主义的求实精神。

9. 《吻》(克里姆特)★★

《吻》奥地利象征主义画家克里姆特的代表画作之一,《吻》是一幅正方形的画作,呈现出一对相拥在一起的恋人,他们的身体借由长袍缠绕在一起。克里姆特在传统的油画上覆   盖金箔,让画作的现代感更加突出。

10. 《四使徒》(丢勒)



《四使徒》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丢勒创造的油画作品。画中这两组人物的形象、   性格,形成了明显的对比。约翰和彼得在寻找、研究真理,保罗和马可则表示要捍卫真理。

11. 《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鲁本斯)


《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是巴洛克艺术大师鲁本斯的作品。内容取材于希腊神话。描  绘的是众神之王宙斯与丽达所生的孪生儿子卡斯托耳与波吕刻斯,趁着蒙蒙晨曦,正准备   将迈锡尼王留西帕斯的两个孪生女儿抢劫走的瞬间。

12. 《夜巡》(伦勃朗)

《夜巡》是 17 世纪荷兰现实主义画家伦勃朗的名画。画作于 1642 年,此画是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连队画的一幅群像。

13. 《宫娥》(委拉斯贵兹)


《宫娥》是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兹晚期的一件重要作品,描绘了宫廷里的日常生活。小公主玛格丽特被描绘得既庄严又具有掩盖不住的稚气,占据画面的中心的位置。一名宫女向她跪献水杯,画面左边是正在作画的画家本人。画家把自己安排在这一颇具戏剧性的情节中,   使整幅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调。
 
14. 《干草垛系列》(莫奈)

1890—1891 年间,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对同一干草垛,分别对在不同季节的早、午、傍晚的阳光下,物体所呈现出的不同色彩,绘制出系列组画《干草垛系列》。又一次表达了对光与影的完美诠释,创造了梦幻般的色彩传奇,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财富。

15. 《鸢尾花》(凡�高)

《鸢尾花》(Irises)是知名的荷兰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

16. 《静物》(莫兰迪)



《静物》系列是意大利著名版画家、油画家莫兰迪的作品。他选择极其有限而简单的生活用具,以杯子、盘子、瓶子、盒子、罐子以及普通的生活场景作为自己的创作对象。把瓶子置入极其单纯的素描之中,以单纯、简洁的方式营造最和谐的气氛。平中见奇,以小见大。   通过捕捉那些简单事物的精髓,捕捉那些熟悉的风景,使自己的作品流溢出一种单纯高雅、清新美妙、令人感到亲近的真诚。在立体派和印象派之间,他以形和色的巧妙妥协,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画风。

17. 《亚维农的少女》(毕加索)

《亚威农的少女》由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创作于 1907 年,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

18. 《内战的预感》(达利)★★


《内战的预感》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于 1936 年的油画作品。画家运用细腻的笔法画出了被肢解的人体,用人体贯连构成框架式的结构充满画面,用蓝天白云作背景,表明这一罪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的。画家以此象征战争的恐怖和血腥,就像一场血肉横飞、   尸骨四迸、令人毛骨悚然的恶梦。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351号
联系电话:020-34114961 020-34114796 020-34113759

官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
公众号:“广州中南财经培训学校”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