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园地

首页>> 资料园地>> 试题资料 试题资料

2019年成人高考艺术概论备考知识点

发布时间:2019-09-03    浏览次数: 0

2019年成人高考艺术概论备考知识点:艺术鉴赏

 1.艺术鉴赏的性质

  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它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再创造活动。

  2.艺术鉴赏的主体能动性

  (1)对艺术作品审美娱乐属性的享用

  (2)对艺术作品审美认知属性的认知

  (3)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

  (4)对艺术作品形象或意境的再创造

  3.艺术鉴赏的过程

  (1)审美期待

  ①审美期待是艺术鉴赏的准备阶段,指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或欣赏过程之中,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它使接受者具有了审美需求,并希冀在欣赏中得到满足。②审美期待可分为形式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形式期待即指艺术鉴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象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中特定的意象或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蕴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呈现的深层的审美意蕴、人生哲理和情感境界而引发的期待指向。

  (2)鉴赏流程

  鉴赏流程包括艺术的直觉与感知、体验与想象、理解与创造。

  ①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初步感受。

  ②体验与想象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规定情景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所包含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象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交流,洞察其深层意蕴,并逐渐生成审美愉悦。

  ③理解与创造理解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于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结果是接受者审美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与完善,正是审美再创造的结晶。

  (3)审美效应

  审美效应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①共鸣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作共鸣。

  ②净化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

  ③领悟领悟是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由此引发的对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

  练习:

  1.话剧《仲夏夜之梦》的作者是( )

  A.莎士比亚

  B.雨果

  C.小仲马

  D.易卜生

  答案】A

  2.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作者是( )

  A.贝多芬

  B.莫扎特

  C.海顿

  D.歌德

  【答案】B

  3.元代纪君祥的代表作品是( )

  A.《长生殿》

  B.《汉宫秋》

  C.《西厢记》

  D.《赵氏孤儿》

  【答案】D

  4.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李白诗歌代表作( )

  A.《将进酒》

  B.《石壕吏》

  C.《琵琶行》

  D.《从军行》

  【答案】A

  5.歌剧《卡门》的曲作者是( )

  A.普契尼

  B.柴可夫斯基

  C.威尔第

  D.比才

  【答案】D

 

 

 

 

 

2019年成人高考艺术概论备考知识点:艺术传播

 艺术传播

  1.艺术传播指的是某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艺术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运行。艺术传播具有公共化与个人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它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传递给艺术接受者,使其得到扩展。

  2.构成艺术传播的五个要素是艺术传播主体、艺术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

  艺术传播主体即艺术传播者,是指艺术传播活动中控制与发送艺术信息的人或机构。艺术传播内容是指通过传播媒介传送的艺术信息。传播媒介是用来承载并传递艺术信息的载体和渠道。受传者是指艺术传播活动中接收到艺术信息的受众。传播效果指艺术信息在传播活动中产生的效应及其对受传者的影响程度。

  3.艺术传播的方式有很多种。历史上先后出现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网络传播等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现场表演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1)现场表演传播方式,是指传播者与受传者面对面进行艺术信息传播的方式,具有沟通直接、手段多样、反馈及时、互动性强等特点。

  (2)展览性传播方式,是指在一定的场所陈列艺术作品,供观众直接接受艺术信息的传播方式。

  (3)大众传播方式,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进行大规模艺术信息传播活动的方式,主要包括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

  练习:

  1.以构图、光线和色调为主要造型手段的艺术样式是( )

  A.舞蹈

  B.雕塑

  C.书法

  D.摄影

  【答案】D

  2.中国1930年代的进步歌曲《毕业歌》的曲作者是( )

  A.冼星海

  B.贺绿汀

  C.马可

  D.聂耳

  【答案】D

  3.下列建筑中,属于哥特式风格的是( )

  A.帕提农神庙

  B.巴黎圣母院

  C.凡尔赛宫

  D.泰姬陵

  【答案】B

  4.中国古代雕塑史上被称为“塑圣”的是( )

  A.杨惠之

  B.吴道子

  C.王羲之

  D.张旭

  【答案】A

  5.下列影片中,同时采用3D与巨幕技术的是( )

  A.《盗梦空间》

  B.《阿凡达》

  C.《唐山大地震》

  D.《画皮2

  【答案】B

  6.春节联欢晚会电视直播属于( )

  A.现场表演传播

  B.展览性传播

  C.大众传播

  D.口头传播

  【答案】C

  7.《格萨尔王》是( )

  A.藏族史诗

  B.蒙古族史诗

  C.壮族史诗

  D.回族史诗

  【答案】A

  8.书法艺术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柳”是指( )

  A.柳宗元

  B.柳永

  C.柳公权

  D.柳亚子

  【答案】C

  9.艺术家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过程称作( )

  A.审美感知

  B.审美想象

  C.审美情感

  D.审美理解

  【答案】B

  10.在艺术传播活动中扮演“把关人”角色的是( )

  A.传播主体

  B.传播媒介

  C.受传者

  D.传播效果

  【答案】A

2018年成人高考《艺术概论》复习要点:艺术接受

艺术接受

  考点1 艺术传播的涵义

  艺术传播值得是艺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艺术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运行。艺术传播具有公共化与个人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它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传递给艺术接受者,使其得到扩展。

  考点2 艺术传播的要素

  构成艺术传播的五个要素是艺术传播主体、艺术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

  艺术传播主体即艺术传播者,是指艺术传播活动中控制与发送艺术信息的人或机构。艺术传播内容是指通过传播媒介传送的艺术信息。传播媒介是用来承载并传递艺术信息的载体和渠道。受传者是指艺术传播活动中接受到艺术信息的受众。传播效果是指艺术信息在传播活动中产生的效应及其对受传者的影响程度。

  考点3 艺术传播的方式

  艺术传播的方式有很多种。历史上先后出现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网络传播等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现场表现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1、现场表演传播方式。现场表演传播方式,是指传播者与受传者面对面进行艺术信息传播的方式,具有沟通直接、手段多样、反馈及时、互动性强等特点。如戏剧、音乐会等。

  2、展览性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是指在一定的场所陈列艺术作品,供观众直接接受3、艺术信息的传播方式。如在美术馆、博物馆或广场等举办的画展、雕塑展等。

  大众传播方式。大众传播方式,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进行大规模艺术信息传播活动的方式,主要包括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

  考点4 艺术鉴赏的性质

  艺术奖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它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再创造活动。具体表现在:第一,艺术作品必须经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其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第二,鉴赏主体对艺术作品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能动的再创造;第三,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考点5 艺术鉴赏的主体能动性

  (1) 对艺术作品审美娱乐属性的享用。

  (2) 对艺术作品审美认知属性的认知。

  (3) 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

  (4) 对艺术作品形象或意境的再创造。

  考点6 审美期待

  审美期待是艺术鉴赏的准备阶段,指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或欣赏过程之中,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它使接受者具有审美需求,并希冀在欣赏中得到满足。

  审美期待可分为形式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形式期待指形式鉴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象期待指接受者由于作品中特定的意象或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蕴期待指接受者由于作品呈现的深层的审美意蕴、人生哲理和情感境界而引发的审美期待指向。

  考点7 鉴赏流程

  鉴赏流程包括直觉与感知、体验与想象、理解与创造。

  1、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也已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初步感受。

  2、体验与想象。在鉴赏活动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情境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象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交流,洞察其深层意蕴,并逐渐生成审美愉悦。

  3、理解与创造。理解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于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结果是接受者审美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与完善,正是审美再创造的结晶。

  考点8 审美效应

  审美效应主要表现为共鸣、净化和领悟。

  1、共鸣。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接受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中,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作共鸣。

  2、净化。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

  3、领悟。领悟是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由此引发的对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

  考点9 艺术批评的性质

  艺术批评是根据一定的思想立场和美学原则、理论体系,对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一切艺术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和审美判断的创造性文化活动。

  考点10 艺术批评的类型

  在艺术批评史上出现过多种批评形态,主要都是围绕“客体世界”、“艺术家”、“艺术作品”、“读者(接受者)”等艺术活动要素进行的。

  1、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立足于“客体世界”来评价艺术,强调艺术作品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打上这个社会历史生活的深刻反映程度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如19世纪法国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要素出发,进行艺术批评。

  2、心理学批评。心理学批评从创作主体——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入手来评价艺术。它既可以从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创作中的心理活动来理解艺术作品,也可以从艺术作品中折射出的心理因素出发来反现艺术家的心理状态。如20世纪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方法来研究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

  3、文体批评。问题批评认为艺术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的整体,其意蕴和魅力需要从文本去寻求。尤其注重艺术作品的文本语言和物质媒介。如20世纪西方符号学强调对艺术作品本身或艺术符号的研究。

  4、接受批评。接受批评模式强调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艺术活动,认为观众、听众和读者的接受过程才是艺术研究的中心所在。这种模式突出了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如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以绕斯和伊赛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强调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艺术作品和艺术史。

  考点11 艺术批评的功能

  (1)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

  (2) 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创作产生影响。

  (3) 通过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4) 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2018年成人高考《艺术概论》复习要点: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

  考点1 艺术作品的构成

  艺术作品的构成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考点2 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首先就是内容与形式。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既包含着对客体世界的能动反映,又凝聚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融入艺术家的知、情、意。在具体艺术作品中,艺术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题材和主题是艺术内容的主要要素。

  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材等。

  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才能充分体现艺术的魅力。一方面,内容起主导作用,它决定和制约着形式;另一方面,形式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不但直接影响到艺术作品的主题的表达和体现,而且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考点3 艺术作品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1、在艺术作品中,感性更多地是指隐含于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寄寓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

  2、在艺术作品中,理性是指通过作品的形象、意境及形式所凸现的理性内涵。

  3、艺术作品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一方面,艺术作品表现为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另一方面,艺术作品还表现为情感因素与理性精神的统一。

  考点4 艺术作品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1) 再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

  (2) 表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主体对课题世界的思考和批判。

  (3) 再现和表现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现性作品虽然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但也具有再现性。

  考点5 艺术作品的层次

  艺术作品分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和艺术意蕴三个层次。

  1、艺术语言。

  (1)艺术语言是创作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作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2)艺术语言是各门类艺术创作的媒介和形式的总称,艺术语言又可具体划分为文学语言、音乐语言、绘画语言和视听语言等。

  (3)艺术语言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在艺术发展中不断变化和革新。

  2、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人类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有主体创作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意象和意境。

  3、艺术意蕴。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或精神内涵。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和深刻性。艺术意蕴是衡量艺术作品境界高低的重要尺度。

  考点6 典型

  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本质意义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

  典型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在叙事性艺术作品中,塑造出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艺术典型,要求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和深刻把握是塑造艺术典型的重要条件;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

  考点7 意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艺术作品中的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

  艺术意境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考点8 典型和意境的关系

  典型与意境是艺术理论中两个比较重要的范畴,这两个范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来讲,典型重再现,意境重表现;典型重写实,意境中抒情;典型重描绘鲜明的人物形象,意境中抒发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以叙事性为主的艺术侧重与在作品中塑造典型,以抒情性为主的艺术侧重于在作品中创造意境。但是,这也知识一般来说,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典型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则是意境论较为突出。

  考点9 艺术风格的内容

  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作品的形式、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风格是艺术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风格既包括艺术家个人的风格,也包括流派风格、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等。

  考点10 艺术风格的特性

  (1) 继承与独创。

  (2) 稳定与渐变。

  (3) 多样与同一。

  考点11 艺术流派及其形式情况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艺术流派的形成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自觉形成的,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艺术主张;第二种是不自觉形成的,仅仅因为创作风格、类型的相近而呈现流派特征;第三种由他人将其归纳为特定流派。

  考点12 艺术思潮

  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某种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考点13 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的关系

  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分别是针对个体、群体,以及在相当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当规模的较大群体而言的。一般来讲,艺术风格是创作主体独特个性的表现,艺术流派则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化,而艺术思潮却是倡导某种文艺思想的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所形成的一种艺术流派。

2018年成人高考《艺术概论》复习要点:艺术创作

第四章 艺术创作

  考点1 艺术创作主体

  艺术创作主体即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和生产者。他们通常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与技巧,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突出的审美能力。

  考点2 艺术家的修养

  (1) 先进的世界观和审美观

  (2) 广博的知识。

  (3) 深邃的思想。

  (4) 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考点3 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

  (1) 敏锐的感知能力。

  (2) 丰富的想象力

  (3) 精湛的艺术技巧。

  考点4 艺术创作过程

  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表现为连续的和不可分割的整体。

  考点5 艺术体验

  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

  艺术体验包括三个方面:

  (1) 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

  (2) 审美发现和审美领悟的发生。

  (3) 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

  考点6 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的艺术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艺术意象是艺术创作者的审美情感与客观事物相融合的产物。

  考点7 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创作者选择并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将自己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最终呈现为物态的存在,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

  考点8 艺术创作的心理要素

  艺术创作的心理要素主要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

  审美感知。

  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经由人的感觉器官在人的大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审美感觉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较为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客观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美属性。审美感觉和知觉通常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

  审美想象。

  1、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过程。审美想象是艺术家获得丰富审美经验以及从事创作活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

  2、审美想象的特征是:第一,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第二,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第三,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

  3、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联想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想象与联想可以相互交叉与融合。

  审美情感。

  1、情感是主体对客体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审美情感则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

  2、审美情感在创作活动中是联系感知、表象、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心理因素的中间环节,它是推动艺术创作思维进展的内驱力。

  3、与人的日常情感相比,创造主体的审美情感更加丰富、深沉和细腻,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同时,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

  审美理解。

  1、审美理解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审美过程中对其与客体世界的关系、对艺术活动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或把握。

  2、审美理解是和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领悟式的理解。

  3、审美理解是美感深化的表现和必要环节,能够推动想象和联想的展开,并促成艺术意蕴的升华。

  考点9 艺术思维的类型

  艺术思维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

  (1)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形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它是以具体的、整体性的形象为思维材料所进行的复杂心理活动。形象思维具有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等特点。形象思维的具象性是指形象思维始终要以具体可感的事象或物象作为思维的材料;形象思维的情感性是指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丰富的审美感情色彩;形象思维的创造性是指形象思维能够在原有思维材料基础上促成新形象或新意境的生成。

  (2)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思维方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中共同起作用,二者可以相互补充和促进。

  (3)灵感。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某一时间内,突然出现的精神高度亢奋、思维极为活跃的特殊心理现象,呈现为远远超出平常水准的创作冲动和创作能力,艺术构思或传达通过顿悟获得飞跃。灵感的特征有:突发性,指灵感突入其来、不可预料;超长性,指灵感到来是创造思维极其活跃,远远超出平常水平;易逝性,指灵感持续时间短暂且容易被干扰消失。形象思维与灵感有一定联系,二者往往交互作用。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351号
联系电话:020-34114961 020-34114796 020-34113759

官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
公众号:“广州中南财经培训学校”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