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料园地>> 试题资料 试题资料
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3323
发布时间:2012-06-06 浏览次数: 12
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33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劳动资源的利用问题    B.劳动资源的配置问题    C.劳动资源的产生问题    D.劳动资源的稀缺问题
2.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是富有弹性的,那么该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      )
A.与横轴垂直的线   B.与横轴平行的线   C.向右上倾斜且较为平坦的曲线    D.向右上倾斜且较为陡峭的曲线
3.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反映的是(      )
A.劳动收入与劳动时间之比              B.劳动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时间之比
C.闲暇时间与劳动时间之比                         D.闲暇时间与劳动收入之比
4.在工资率较低且收入较少时,工资率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是(      )
A.正向影响     B.负向影响       C.双向影响       D.没有影响
5.等成本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
A.劳动收入和闲暇组合的效用相同              B.闲暇和劳动组合的成本相同
C.劳动和资本投入组合的产量相同               D.劳动和资本投入组合的成本相同
6.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和生产的货币资金逐渐增加的条件下,每一种产出水平下的劳动和资本投入的最佳组合曲线是(      )
A.等产量线    B.等成本线     C.生产扩大线         D.无差异曲线
7.工资率提高,在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劳动力需求会(      )
A.增加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8.劳动力市场不仅是实现劳动力交换的场所,还是(      )
A.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                  B.一般商品交换的场所
C.劳动过程当中的一种劳动关系                         D.劳动力买卖的场所
9.静态均衡分析指的是在考察市场均衡时,变量的调整(      )
A.没有抽象掉时间因素      B.抽象掉时间因素    C.是需要花时间完成的        D.在不同时间完成
10.内部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基础是(      )
A.雇员与企业之间的选择是平等的关系     B.工资和就业是通过竞争来实现的
C.企业对雇员没有使用支配权             D.企业和雇员有持续的劳动关系
11.作为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重要构成部分的劳动报酬是(      )
A.奖金       B.津贴         C.福利             D.补贴
12.经过价格指数修正过的,并且能够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的工资是(      )
A.货币工资     B.实际工资         C.超时工资        D.加班工资
13.当劳动力市场的卖方垄断存在时,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和就业将会(      )
A.工资率提高,就业量减少              B.工资率下降,就业量减少
C.工资率下降,就业量增加                         D.工资率提高,就业量增加
14.关于充分就业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
A.当充分就业实现时,意味着失业现象的消失     B.当充分就业实现时,总需求增加,总就业量也随之增加
C.摩擦性失业及其他类型的自然失业与充分就业并行不悖   D.充分就业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15.菲利普斯曲线含有的重大政策选择意义是(      )
A.用于说明自然失业率存在于通货膨胀为零的状态
B.用于说明通货膨胀与自然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C.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无法调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客观关系
D.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可以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进行选择,使二者处于某种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16.货币工资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会导致(      )
A.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B.预期型通货膨胀     C.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D.结构性通货膨胀
17.下列各项措施中,能降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是(      )
A.增强工资刚性     B.降低政府对劳动力的培训力度  C.提高青年组变换工作的频率  D.放慢技术进步的速度
18.公共部门的决策目标是(      )
A.工作效果最大化     B.成本最小化       C.服务最大化           D.利润最大化
19.公共部门的劳动特点、职业结构特点,使工资结构中占较大比重的是(      )
A.年龄津贴     B.人力资本补偿性工资      C.福利补贴费         D.岗位津贴
20.下列属于工会弱化市场约束的活动是(      )
A.在集体合同中规定工作岗位的最低定员标准         B.阻碍政府的充分就业政策
C.确保劳动力市场有较多的低工资劳动者             D.鼓励技术变化对劳动力的替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就意味着(          )
A.劳动力资源达到了最有效率的分配     B.社会产出有可能取得最高水平
C.均衡工资率等于总的边际产品价值     D.不同质的劳动力也能获得相同的工资  E.所有企业的产品价格相同
22.劳动力流动是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和增值的必要条件,其原因在于(          )
A.劳动力流动费用可以直接形成或增加人力资本   
B.劳动力流动可以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
C.劳动力流动可以调节人力资本分布的稀缺程度
D.劳动力流动可以使得定量的人力资本产生更大经济价值和收益
E.劳动力流动可以直接提高员工技术水平
23.在集体谈判时,双方坚持点的确定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
A.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求状况                     B.经济的景气程度
C.企业货币工资的支付能力                         D.其他工会组织的集体谈判结果的影响效应     E.企业的规模大小
24.季节性失业的特点有(          )
A.地理区域性    B.行业性     C.规律性      D.失业持续期的有限性    E.时间分布均衡性
25.下列选项中,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手段有(          )
A.减少政府购买  B.免税、退税和降低税率  C.增加公共工程开支   D.扩大政府购买  E.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劳动力需求
27.“收敛型蛛网”
28.劳动力市场的卖方垄断
29.劳动就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简要回答就业—非就业的决策原则。
31.企业解决员工特殊培训造成的成本—收益问题的途径。
32.福利支付普遍采取实物支付形式的原因。
33.产生摩擦性失业的主要原因。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4.根据题34表中所提供的某地区数据资料计算。
| 年龄组 | 总人口(万人) | 劳动力人口(万人) | 
| <16岁 | 5 | — | 
| 16~29岁 | 8 | 7 | 
| 30~39岁 | 11 | 10.5 | 
| 40~49岁 | 13 | 12 | 
| 50~60岁 | 9 | 7.5 | 
| >60岁 | 4 | — | 
题34表
(1)该地区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
(2)该地区16~29岁劳动力参与率。
35.题35图是描述某地区的社会收入分配差异的洛伦茨曲线,假设A的面积为0.18,B的
面积为0.32,试计算出该地区的基尼系数值并说明其代表的含义。

题35图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6.试述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必须遵循的原则。
37.试述结构性失业的含义及缓解结构性失业的措施。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自从“晒工资”现象在网络上流行开以后,工资问题一直是网友们关注的热点。“晒工资”将过去相对隐秘的个人收入一一曝光,此类帖子的发布者不仅主动公布行业、职业、区域、从业年限,还把基本工资、职务补贴、工资津贴、奖金、通讯补贴等一一罗列。许多人看了别人晒的工资后,特别是看了垄断行业一些员工的收入后,产生了跳槽的想法,因为“对照别人的收入,感觉很不平衡”。为了解职工对自己工资满意度及对垄断行业工资的看法,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人民网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方式以网上问卷调查为主,电话采访调查为辅。调查设置的问题为“你对当前工资状况满意吗?”“您觉得现在哪个行业内的工资差距最大?”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你对当前工资状况满意吗?”这一问题时,有96.5%的人表示不满意;在回答“您觉得现在哪个行业内的工资差距最大?”时,73.5%的人选择了“国有垄断行业”。这次调查结果对这一现象可以说是最好的说明。
(1)国有垄断行业工资收入及其他收入太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如何看待这种高收入现象?
 
         
            